欢迎光临橙果MALL-科技成果交易平台!
首页  >  新闻详细

江西制造业转型升级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5/11/18 0:00:00 来源:


  “今年1-10月,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其中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3%、12.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5.0%、23.0%……”近日,江西省统计部门发布一组亮眼数据,清晰勾勒出江西制造业的强劲发展态势。这股增长动力不仅体现在工业经济指标中,更在税收数据里得到直观印证——国家税务总局江西省税务局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江西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7%,拉动工业增长10.2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光伏锂电新能源产业链销售额同比增幅突出,分别增长18.6%、19%、35.2%,成为拉动制造业增长的“主引擎”,江西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正跑出加速度。

  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医药装备制造因高度定制化、工艺复杂、精密度高,被视作难啃的“硬骨头”。而位于江西省宜春经开区的万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却通过自主研发核心算法打通数据孤岛,率先实现了医药装备制造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管控。作为一家专注于制药、食品等大健康产业智能装备及信息系统研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万申智能的生产车间如今已实现从订单承接、方案设计到配件生产、成品组装的全流程智能化运转。工作人员只需在系统中输入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生产线便能自动生成最优设计方案并启动生产流程,不仅交付效率较转型前提升30%以上,产品合格率更是稳定攀升至98%以上,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数字化转型没有现成路径可走,我们前前后后花了近一年时间,梳理过去20年积累的上万条医药装备生产数据,才搭建起符合行业特性的标准数据库。”万申智能装备信息化事业部副总监黄锦坦言,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曾面临研发投入大、周期长、资金回流慢的难题。特别是由于缺乏成熟的定制化建模软件,技术团队只能用“搭积木”的方式逐步构建算法模型,更加重了研发的压力。关键时刻,2897.53万元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红利,为企业卸下了资金包袱,让创新投入更有底气。如今,万申智能实现了经济效益与技术突破的双重收获——2025年1-10月营收快速增长,特别是海外订单量同期增长153.38%,外贸营业收入同期增长45.37%。并成功获评江西省2025年首批数字化“小灯塔”企业,为同行业转型树立了可复制的标杆。

  不仅新兴产业在数字化浪潮中茁壮成长,传统产业也借助数智赋能实现“制造”向“智造”的跨越。江西九二盐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家从事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国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正是传统产业转型的典型代表。走进其现代化制盐车间,六轴机械臂正精准抓取生产物料,全自动输送线有序输送着晶莹的盐产品。中控室内,近十米长的智慧监控大屏上各类数据实时跳动,通过物联网技术全程监控生产各环节的温度、湿度、压力等关键指标——这场全方位的智能化改造,让这家有着数十年历史的老牌盐企焕发出新的活力。

  “转型后,我们的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了100%,管理效率也提升了15%,员工劳动强度明显降低。”江西九二盐业董事长朱凯介绍,企业转型背后离不开税务部门的精准服务支持。当地税务部门专门组建了制造业专属税务服务团队,主动上门走访了解企业转型过程中的难题,在税费优惠政策解读、业务办理流程指引、税收风险防范以及政策落实等方面提供“一站式”全方位辅导,确保企业懂政策、会申报、能享受。仅去年以来,企业就累计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各类税费优惠超2200万元,这些资金被持续投入数智化改造与核心技术研发,助力企业开展盐碱固废高效循环利用、双氧水质量提升等技术提升,不断健全“盐+烧碱+双氧水+热电联产”的循环经济核心产业链布局,实现了传统产业的价值链跃升。

  这样的转型故事,在江西并非个例。近年来,江西省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以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主要路径,以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为主要动力,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江西省税务部门主动围绕这一计划,将税费优惠精准滴灌至产业发展一线,通过建立政策红利清单、企业需求清单“两张清单”,实现政策与企业的精准匹配。

  税收大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江西省购进数控机床及加工机械、工业自动调节仪表与控制系统、计算机数字式处理部件、信息系统增值服务等,与数字化转型相关的设备、物料、服务金额合计增长57%,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这一趋势也得到了具体转型成果的印证,截至目前,江西省已有超1.7万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入企诊断,1.2万余家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提升至64,3年内跃升8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江西路径”愈发清晰。

  在科技创新与政策赋能的双重驱动下,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也实现了从“小树苗”到“参天树”的蜕变。江西尚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10年间,它从一家年产值仅500万元的小型电子企业,逐步成长为年产值近2亿元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靠的正是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投入。“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比都超过5%,近年来还专门组建了省级‘电子元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获得6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8项。”尚朋电子总经理王宏自豪地说,凭借过硬的技术优势,企业生产的高频磁芯不仅成功跻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磁芯领域全国前五,进入华为、中车、比亚迪等头部企业供应链体系,更成功敲开欧美市场大门,产品出口量逐年递增。

  税费政策的精准支持,给了企业持续创新发展的底气。为帮助企业精准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江西省税务部门推出“预先辅导+全程跟踪”服务模式,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特点提供“一对一”政策辅导,协助企业规范归集研发费用,确保政策红利精准享受。“2024年以来,我们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各类税费优惠320.4万元,这些资金全部投入到宽温域磁芯等新产品的研发中,让我们在细分赛道抢占了先机。”王宏透露,今年年底公司还将新增一条智能化生产线,投产后年销售额有望实现翻番,突破5亿元大关。



联系我们

  • 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 联系电话:010-68709919
  • 邮       箱:zhonghui@niita.cn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3号楼

官方微信

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版权所有 Rights Reserved ICP证: 京ICP备1705767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7544号